寻找散落的珍珠——土司文化遗产考察手记

时间:2017-08-12浏览:4439设置

今年723日至85日,正是酷暑期间,笔者(重庆民族研究院李良品教授)带领美术学院葛天博副教授、财经学院博士廖钰、西南大学研究生吴晓玲一行4人组成土司文化遗产考察组,怀揣寻找散落在西南地区土司文化珍珠的梦想,一路向西、向南再向北,途径四川,在云南、广西、贵州三省通过查阅史料、田野考察、购买文献、集体座谈、个别访问、问题探讨等方式,收集大量的资料,对土司文化遗产有了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724日下午,我们预约了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老会长、云南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何耀华先生,云南师范大学邹建达教授,云南民族大学高登荣教授,云南民族大学何大勇教授等,就云南土司源流、土司分布、土司与西南疆域的形成、土司衙署的现状与保护、土司衙署申遗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探讨,并就其它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

云南省档案馆保存有诸如《光绪十五年四月十九日就赴五猛地搜捕安抚及联络土司布置江防各事宜日程安排》等清代土司档案27件,民国土司档案40余件。725日,我们在该馆有幸查阅了民国时期的土司档案,管理人员还给我们打印了3份清雍正年间云南行省颁发给玉溪东山王氏土司的通知等宝贵史料。在昆明期间,土司文化考察组还通过各种方式,收购了近40斤的土司文献资料。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俗称高土司衙门)是我们考察的第一个土司文化遗产,该土司衙门坐落于云南省姚安县光禄古镇。据史料记载,姚安高氏曾为南诏、大理国两朝权臣,元、明、清三朝姚安府,姚州两级土知府和土知州。路、府是元代行省制度的地方行政管理权力中心。元朝设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于光禄,由当时的名门望族高氏子孙世袭,故称“高土司衙门”。高氏家族曾有“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的佳话。该建筑群按照古代三重堂宫殿式结构修建,背靠大山、坐西朝东,由忠爱牌坊、入口广场、点将台、戏楼、府衙制式的六部厢房、过厅、正堂、高雪君祠(法式建筑物)、祠堂、大照壁等建筑物构成,整个总管府古色古香、气势宏伟。

贵州遵义海龙囤,于20157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与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一道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本组考察的重点。海龙囤的知名,源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那场历时152天的“家”与“国”的战争——“平播之役”“平播之役”的发生有着包括权力、利益等多种因素。播州杨氏土司自唐入播到末代土司杨应龙,长达725年的统治,播州杨氏积累了丰富的财力,在军事上也称为“播兵雄师”,但一直忠于中央王朝,按时朝贡、服从征调,履行一个土司应履行的各种义务。由于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实施土司制度,导致国家中央集权与播州杨氏土司集团的政治、军事、司法管理体制的矛盾,最后不得不爆发“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在明代中央政府平播之前,播州杨氏末代土司杨应龙在遵义地区作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1.6平方公里的海龙囤由外城、内城构成,其上建有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飞凤关、朝天关、万安关和西关、后关等9关。各关均以巨石垒砌,建于悬崖之巅,可谓“固若金汤”,古人盛赞曰:“飞马腾猿,不能逾者。”海龙囤的九关雄险,高墙重叠,虽已残破,雄风犹存,古城堡负山临水,气象森严。考察海龙囤上残破的九关,特别慨叹国家意志、国家力量在平定杨氏土司所彰显的信心、决心与能力。

在土司文化遗产田野考察的日子里,无论是云南丽江木府、南甸宣抚司署、孟连宣抚司署、纳楼普氏土司衙署、广南侬氏土司衙署,还是广西岑氏土司后裔岑毓英修建的宫保府,贵州大方县奢香博物馆、毕节大屯土司庄园,考察组均是对土司文化遗产涉及的“人”“事”“产”“境”“文”“史”“值”等七个维度进行仔细观察、深入分析、每人发言、集中探讨、总结归纳。土司文化遗产考察组认为,土司文化遗产考察时必须以土司文化遗产和土司辖区的“人”为主体,以“事”为中心,以“产”为基础,以“境”为舞台,以“文”为布景,以“史”线索,以“值”为追求,以“参与观察”为视角,这样才能深入探讨土司文化遗产和土司辖区的“传统文化”与“现实应用”接轨,探究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与创新。运用七个维度对土司文化遗产进行田野调查,不仅能使我们深度认知与理解我国土司文化遗产的本质,能将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纳入“文化制衡”的“民族生境”中进行探讨,而且让我们真正寻找到了散落在西南土司地区的文化珍珠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