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专题报道沙巴体育杜春雷教授

时间:2021-09-13浏览:4673设置

913日,重庆日报策划的“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主题宣传报道了沙巴体育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杜春雷教授,报道以《三尺台·鉴育人丹心│长江师范学院教授杜春雷: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息》为题,从“做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科技服务社会的实干家“三个方面,报道了杜春雷教授育人不倦、潜心科研、守住初心、致力于推动服务社会的事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有这样一个人,她将智慧、仁爱凝结成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带领团队深耕育人沃土;有这样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在科研之路上不断求索;有这样一个人,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之后,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迈向了新的征程。

她就是长江师范学院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人选杜春雷。

做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

初见杜老师,她满脸微笑,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她带领团队长期扎根涪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做出了骄人业绩。

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杜春雷带领团队坚持党建引领,培养团队教师牢固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并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提升。

她依托学科专业平台,大力实施老中青传帮带,让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科研骨干力量。近5年,团队培养重庆市巴渝学者6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2020年,杜春雷团队获评重庆市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所在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杜春雷潜心教学,将新技术、新成果融入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她与同学们真诚相处,亦师亦友,做学生的“贴心人”。

她指导团队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和评课,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近5年来,团队主持了重庆市教学改革项目15 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4项,出版教材专著12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教师认真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共指导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360余项,立项大学生“双创”项目226项。作为研究生导师,她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余名。每当看到一批批优秀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杜春雷都感到幸福备至。

做科技服务社会的实干家

做科研工作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30多年来,杜春雷从事微纳光学研究,带领团队取得微纳光学多项成果、解决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入职学校以来,她深入调研涪陵区域产业智能技术需求,领衔成立了微纳光电器件与智能感知系统实验室,组建了“科技+产业”博士团队。作为学校电子信息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团队潜心微纳光学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她经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整天,累了就随意地趴着休息一会儿,醒来接着投入实验。她心无旁骛,不断向着新的科研难题发起冲击。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获批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8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

她带领的微纳光电芯片团队利用移动掩膜光刻技术,研发的3D感知微光学芯片功应用于国内知名品牌高端手机。团队研发的页岩气光纤智能感知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最大的涪陵页岩气田,实现了87号集气站和长距离输气管线泄漏的实时精准定位监测;团队研发的大数据涉税分析盘查系统,解决了海量数据中偷漏税嫌疑个人或企业的筛选和识别难题,并成功孵化创新企业2个。近五年来,团队结合自身优势累计承接工程应用性项目56项,为地方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实现了科研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果转化。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杜春雷被评为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科学家、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负责人等殊荣。

谈及热爱的教育、科研事业,杜春雷饱含深情地说,“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将保持一颗赤诚之心,不断奋斗,勇往直前。”

链接: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826&id=918903


(记者:孔霜霜)

返回原图
/